Quantcast
Channel: 胡宗锋的BLOG
Viewing all 2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听任法融大师讲“道”

$
0
0



           2017年10月19日上午,驱车到秦岭下的楼观台,沐浴着这些日子难得的阳光,听任法融大师讲道近一个小时,得到任道长的大作《道德经释义》一本。道长为我题写“厚德载物”,为罗宾博士题写“上善若水”。

      






 

使命与责任 (红 柯 )

$
0
0

             红柯兄的突然离去,让人悲痛,让我无法相信他就这样走了。就在年前,我们还说好有好多事要做,他的英文版作品集也即将在英国出版,感谢老兄长期以来对我们事业的支持和鼓励。在这里发一篇红柯兄参加完省上的座谈会后,发给我的他的发言稿以及建言献策,纪念这位西去的骑手,缅怀我的好老兄,好乡党。

使命与责任

 

三年前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是继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讲话。后来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为文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本人有幸参加了全国作代会中宣部中国作协在照金举办的现实题材作品培训班和省作协在常宁宫举办的学习习总书记文艺讲话培训班,感触很深启发很大。习总书记讲话中关于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抵制低俗媚俗粗俗的文艺作品,倡导文化自信正能量的作品,创作精品力作,文艺作品有高原没高峰,这些都是对文艺工作者的引导和期待。三年来,中国的文艺坏境文艺形势大为改观。习总书记讲话中多次提到柳青和路遥,去年年底全国作代会上贾平凹主席用纯正的陕西方言朗诵《创业史》片段,成为文坛佳话。柳青与路遥离我们这么近,尤其是柳青,写《创业史》的地方就在常宁宫附近,照金培训班学习时,全国各地的作家编辑立马想到照金附近的铜川煤矿就是路遥体验生活的地方,那种羡慕的目光既让我们自豪也给我们压力,我觉得这种压力就是一种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对得起这块土地这块厚土热土。

陕西这块热土厚土有两大传统,一是周秦汉唐的传统文化,一是延安革命文艺,柳青把两种传统完美地结合起来了。《创业史》的叙述语言既有《史记》的生动简洁又有欧式语言的概括抽象,就是他的真传弟子陈忠实老师说的:“一句概括传神的叙述语言远胜几十句繁琐的描写语言,《创业史》的对白则是精心提炼后的关中方言。五月份照金培训班上,评论家孟繁华说:你们陕西作家至今也没有超过《创业史》。1012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北京十月文艺活动,与阿来关仁山一起成为北京十月文学院签约的外省作家,我发言时提到柳青时,在场的学者评论家作家肃然起敬,他们起敬感叹的是柳青当年为了文学理想放弃北京回西安,又离开西安深入长安县皇甫村,对今天的文学青年来说简直不可想象。2000年我有幸参加团中央中国青年出版社组织的“走马黄河”考察活动,在甘南采访一位藏族学者,他是研究《格萨尔王传》的专家,当年中央民族大学的教授,为研究《格萨尔王传》,从北京调兰州,又从兰州举家迁回甘南夏河县,我心里一惊马上想起柳青,我们就谈柳青。他说:作家体验生活,难道学者就不体验生活了吗?北京兰州有《格萨尔王传》的气氛吗?我们谈得正欢,他女儿看见电视剧《还珠格格》,他痛心疾首地说:“你看看,我们的孩子看的都是什么?”1994年在新疆我参加自治区青年作家座谈会,被称为新疆文坛鲁迅的蒙古族老学者孟驰北也是痛心疾首地惊呼:“同志呐,我们的文化是负增长。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针对“脏乱差”的三俗文艺作品的批评完全是各族人民心声的反应,抓住了我们文艺作品的恶疾与毒瘤。这也是柳青伟大的地方。柳青从北京从西安举家迁徙长安县皇甫村十三年,习总书记当年在陕北延安延川梁家河村七年,这种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意识,在政治家与作家之间有一种默契与知音之感,就像毛泽东与鲁迅的精神契合与知音之感一样。学生时代的鲁迅在日本学医时一部很短的日俄战争纪录片彻底改变了鲁迅,而青年毛泽东与同学肖子生一把雨伞身无分文深入民间,一边打工一边了解民生疾苦。19425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与20141015日北京文艺座谈会讲话,政治家与文学家是有充分的前期准备的,是有切身体验的,政治与文学的共同点就是实践就是行动。习总书记不但对文艺工作者提出扎根生活扎根人民,针对干部队伍多次引用典故: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纸上谈兵误国误民也误文人误文学艺术。

我最早是写诗的,大二时发表处女作,毕业时发表二十多首诗,毕业留校工作。陕西是文学大省,其实是小说大省,当时我对小说没兴趣,新疆当时新边塞诗人杨牧周涛章得益与北岛顾城舒婷朦胧诗人红遍天下,我一心想成为天山顶上的柳青,就放弃高校工作西上天山成为伊犁州奎屯技工学校的语文老师。伊犁州劳动人事局的局长,王震的老部下老革命提醒我 想当诗人作家去大学待书斋没意思去技校,一年大半时间带学生实习可以跑遍天山南北生活补助又高。漫游天山的结果把我从诗人变成小说家。生活改变人而不是人改变生活。我是新疆作家中跑的地方最多的一位,新疆文学界很反感内地作家来新疆旅游几十天回内地著作等身,用他们的行话说就是热爱边疆就把户口工作关系迁过来,像柳青那样,举家搬迁。直到现在新疆文学界的各种选集都要收入王蒙和红柯的作品。新疆各个大学的研究著作中总有《王蒙与红柯研究》《张承志与红柯研究》《艾克拜尔与红柯研究》。从1986年至2017年三十年间本人沿“天山祁连山秦岭丝绸之路奔波举家迁徙,被文学界誉为驰骋在丝绸古道上的骑手,最近几年,我的创作从当初的‘天山系列’扩涨到“天山------关中丝路系列,12部长篇,35部中篇,100个短篇,300多散文共计800万字的作品,旨在打通天山------关中丝绸之路。今年五月北京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光明日报》特约我写八千字长文《丝绸之路人类的大地之歌》全国及新疆各大媒体纷纷转载。

建言献策:娄勤俭书记专项资金大力扶助青年作家,省作协签约的部分作家已经走向全国,影响很大。这几年,陕西翻译协会会长,西北大学外语学院胡宗锋院长带领他的学术团队把重点从译介外国文学转向译介陕西作家与关学文库,与英国出版社合作,八位陕西作家作品签订合同,四位作家作品已出版,因为资金有限只能翻译短篇小说,建议省上给西北大学外语学院以资助,把陕西文化文学推向世界。

这个建议得到庄长兴部长充分肯定。







 

罗宾•吉尔班克博士当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

$
0
0


 

              罗宾吉尔班克博士Robin Gilbank

当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

改革开放40年来,累计有数百万人次的外国专家来到中国工作,在推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414日,在深圳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名单正式发布。

据介绍,该评选活动启动以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各省市区外国专家主管部门推荐了112名候选外国专家,活动微信投票页面共计百余万人次浏览。



经过严格的选拔和专家评审,最后有 40位外国专家入选,他们中有改革开放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第一人、国务院批准认定的第一批外国老专家、改革开放后中国国企聘请的第一位洋厂长”……

 

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罗宾•吉尔班克博士Robin Gilbank荣登此榜。




 

贾平凹作品英译:辞宴书

$
0
0



   辞宴

On refusing an invitation to a banquet

老兄:

今晚粤菜
 

《群山绝响》研讨会

$
0
0



55日上午,著名作家方英文的最新长篇小说《群山绝响》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

研讨会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主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贾平凹,陕西省记协主席薛保勤,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协常务理事、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星,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化传播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李震,陕西省翻译协会主席、西北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胡宗锋,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散文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写作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朱鸿,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小说评论》主编李国平,陕西省作协原创研室主任邢小利等三十余位专家学者、评论家,《群山绝响》作者方英文,《群山绝响》图书出版方陕西师范大学总社董事长、社长刘东风等出席。




             研讨会前,举行了译介基地揭牌仪式。





 

“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校企对话与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

$
0
0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5月10日下午,“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校企对话与合作论坛在西安市雁塔区隆重举行。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陕西省翻译协会荣誉主席陆栋,中国译协原副会长、陕西省翻译协会原主席、陕西译协荣誉主席安危,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陕西省翻译协会主席胡宗锋等众多行业专家、高校领导及翻译工作者共聚一堂,探讨了翻译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语言服务行业与高校展开深入合作的方法和形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开幕式上,韦建波处长、王行舟主任和陆栋荣誉主席分别致辞。陕西译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潇轩发言介绍了译喵的整体情况,并表示译喵希望以技术驱动翻译行业,实现译员的价值,提升翻译行业的地位展。



在稍后举行的签约授牌仪式上,陕西省翻译协会、西安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分别与陕西译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西安翻译协会授予陕西译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会员单位。陕西译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翻译学院等6所高校签约。



   “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校企对话与合作论坛随后举行。中国译协前副会长安危就“新时代改革开放40年与陕西翻译事业的发展”做主旨演讲,陕西译协主席、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宗锋以“陕西文学文化走出去”为题发表讲话,陕西译协副主席、西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马庆林着眼于“一带一路背景下法律翻译的必要性”,并以此为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论坛上,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罗宾·吉尔班克博士、西北大学国际留学生白振国(土耳其)、译喵学院院长乔现荣分别发表了演讲。
   

    本次论坛致力于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语言服务行业如何能更好助力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推动陕西翻译行业的革新,更好地和陕西各大高校展开合作。论坛由陕西省翻译协会、陕西译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由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翻译协会、陕西科技大学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所、西安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西安创业联合会等单位协办。
    

陕西译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云计算技术为背景,结合翻译领域大数据技术打造云翻译平台,旨在以技术驱动翻译,重塑翻译服务模式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公司自主开发了“译喵智慧翻译云平台”,立志打造独有的生态模式,颠覆传统翻译行业“小、散、乱”的局面,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整合翻译市场。

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下,西部互联网企业和语言翻译人才培养迫在眉睫。译喵立足西安,服务陕西,辐射全国,在翻译行业中独树一帜,致力于为“一带一路”发展铺好语言服务之路。目前,译喵已依托智慧云平台,为高校量身打造了线上教学平台“译喵学院”,与高校共同培养翻译人才、统一翻译行业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未来,译喵还将开通13个主流语种互译,成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翻译服务提供商”,与国内外200家高校共建专业语料库,为1000家高校提供“译喵学院”翻译教学辅助平台,届时能为社会提供近10万个就业岗位。


 

罗宾博士获“第二届汪曾祺散文奖”

$
0
0



      2018513日,第二届汪曾祺散文奖“我的老师”主题征文颁奖典礼在高邮市汪曾祺学校举行。全国港澳研究会创会会长、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陈佐洱,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汪曾祺之子、经济日报社原国际部主任、作家汪朗,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出席颁奖典礼。 



 

据悉,经过贾平凹、汪朗等著名作家以及北京语言大学、西北大学、中国作家出版社、《美文》杂志等教授专家组成的评委团严格评选,最终确定了本届征文“中国散文奖”获奖作品10篇;“外国散文奖”获奖作品10篇;学生组一等奖1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






 

第二届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

$
0
0


                                                           大会会场

  526日,由商洛学院与西北大学贾平凹研究中心、《小说评论》杂志社、丹凤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商洛学院召开。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出席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副书记李智军,商洛市委常委、副市长武文罡,商洛学院党委书记龙治刚在开幕式上分别作了讲话和致辞。开幕式由商洛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范新会主持。


                                   总结发言

  

 

                                  分会场

此次研讨会有来自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6位老中青专家学者以及贾平凹作品忠实的读者、评论家,围绕大会拟定的议题作了认真、深入和系统的研讨。贾平凹老师亲自参加研讨,他的发言对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素材和专业性的指导帮助。



                                       创意留念




 

贾平凹作品英译:两代人

$
0
0



        两代人

            一    

  爸爸,你说:你年轻的时候,狂热地寻找着爱情。可是,爸爸,你知道吗?就在你对着月光,绕着桃花树一遍一遍转着圈子,就在你跑进满是野花的田野里一次一次打着滚儿,你浑身沸腾着一股热流,那就是我;我也正在寻找着你呢!爸爸,你说:你和我妈妈结婚了,你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可是,爸爸,你知道吗?就在你新喜之夜和妈妈合吃了闹房人吊的一颗枣儿,就在你蜜月的第一个黎明,窗台上的长明烛结了灯彩儿,那枣肉里的核儿,就是我,那光焰中的芯儿,就是我。——你从此就有了抗争的对头了!     

 

                                 Two Generations

                                 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by Hu Zongfeng & Robin Gilbank

                                                          胡宗锋    罗宾•吉尔班克   译

                                                             I

Pa, you said that when you were young, you sought after love madly. But, Pa do you know? When you were circling around the peach tree in full blossom under the moonlight, when you were somersaulting in the fields full of wild flowers, a kind of boiling stream was rushing around your body. That was me, and I was looking for you too. Pa, you said that when you got married to my mother, you were the happiest man in the world. But Pa, do you know?  When you were sharing in the date that those teasing friends dangled over you on your wedding night; and on the first daybreak of your honeymoon, as the everlasting candle on the windowsill burnt down into a knot - the core of the date was me, I was the wick of the lamp. From then on, you began to have a rival.

                             

  爸爸,你总是夸耀,说你是妈妈的保护人,而善良的妈妈把青春无私地送给了你。可是,爸爸,你知道吗?妈妈是怀了谁,才变得那么羞羞怯怯,似莲花不胜凉风的温柔;才变得绰绰雍雍,似中秋的明月丰丰盈盈? 又是生了谁,才又渐渐褪去了脸上的一层粉粉的红晕,消失了一种迷迷丽丽的灵光水气? 爸爸,你总是自负,说你是妈妈的占有者,而贤惠的妈妈一个心眼儿关怀你。 可是,爸爸,你知道吗,当妈妈怀着我的时候,你敢轻轻撞我一下吗? 妈妈偷偷地一个人发笑,是对着你吗?你能叫妈妈说清你第一次出牙, 是先出上牙,还是先出下牙吗?你的人生第一声哭,她听见过吗?

     II

       Pa, you’ve always boasted that you are my mother’s guardian. My kind mother offered her youth unselfishly to you. But Pa, do you know? After the conception, who was it that made my mother become shy and made her as tender as a waterlily unable to bear the chafe of the cold wind, and who was it that caused her to grow plump and full-figured like the Mid-autumn moon? After the birth, who was responsible for her pink face losing its glamour and her charming feminine brightness? Pa, you’ve always been so self-conceited and claimed you were my mother’s occupier, yet it was my virtuous mother who lavished her concern upon you. But, Pa do you know? When I was in my mother’s womb, dare you pound me gently? When my mother smiles alone secretly is it for you? Can my mother tell you when it was you started to teethe? Which of your teeth appeared first – was it an upper or a lower one? Did she hear the first wail of your life?

  三      

爸爸,你总是对着镜子忧愁你的头发。你明白是谁偷了你的头发里的黑吗?你总是摸着自己的脸面焦虑你的皮肉。你明白是谁偷了你脸上的红 吗?爸爸,那是我,是我。在妈妈面前,咱们一直是决斗者,我是输过,你是赢过,但是,最后你是彻底地输了的。所以,你嫉妒过我,从小就对我不耐心,常常打我。 爸爸,当你身子越来越弯,像一棵曲了的柳树,你明白是谁在你的腰上装了一张弓吗?当你的痰越来越多,每每咳起来一扯一送,你明白是谁在你的喉咙里装上了风箱吗?爸爸,那是我,是我。在妈妈的面前,咱们一直是决斗者,我是输过,你是赢过,但是,最后你是彻底地输了。所以,你讨好过我,曾把我架在你的脖子上,叫我宝宝。     

                                                    III.

Pa, you’re always worrying about your white hairs before the mirror. Do you know who stole the darkness from them? You often stroke your face and worry about your complexion. Do you know who spirited away its red? Pa, it was me, me. In front of my mother, we have been rivals. I lost and you won, but in the end you lost outright. So you envied me and were impatient towards me, often beating from when I was young. Pa, when your figure became more and more stooped, like a bowing willow tree, do you know who put a kink in your waist? When your phelgm increases in volume and you wheeze incessantly, do you know who installed those bellows in your throat? Pa, it was me, me. In front of my mother, we have been rivals. I lost and you won, but in the end you lost outright. So you flattered me, let me scramble around your neck and called me “honey.

                 


 

“地域文学与世界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

$
0
0

   


   623日,“地域文学与世界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召开,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小说评论》主编李国平,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程光炜等近百位嘉宾出席活动,并围绕“地域文学的本土经验与世界视野”、“陕西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研究”等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国平介绍说,陕西文学氛围浓郁,在现代背景下,探讨陕西作家在创作上如何处理地域性与世界性关系的话题,具有重要意义,能充分论证及把握陕西文学发展的历史、趋向和脉搏。

    


     当日,吉林大学文学院的张福贵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郜元宝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程光炜教授分别就议题进行了讨论发言。张福贵对地域文学的概念做了专业性解释,并通过作家的情感世界、在乡书写、离乡书写来回顾地域文学的不同审美格调以及道德判断,呼吁当下地域文学的创作要跟世界文学相融合。《南方文坛》的张燕玲主编、《文学评论》刘艳副编审、西北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胡宗锋就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胡宗锋教授从国际视野的角度,结合陕西当地语言文化特色,倡导对地域文学创作重新认识。与会专家学者就地域文学与世界视野的关系提出了各自看法,通过探讨地域文学的本土经验与世界视野,结合当代文学作家作品以引起当下文学学术史的反思。

 


 


 

“第二届汪曾祺散文奖”答谢词

$
0
0

 

                                               《美文》2018年第7期

                     “第二届汪曾祺散文奖答谢词

               (英)罗宾吉尔班克

                                                                        胡宗锋  

 

Writing the article “My Teacher” brought about a peculiar kind of epiphany for me. For most of my life, I have subscribed to a viewpoint expressed most eloquently by Ralph Waldo Emerson: “Education is the drawing out of the Soul.” In other words, sitting in a classroom should do more than teach us intellectual facts which we are rewarded for remembering correctly when it comes to exam time. From the outset, formal schooling should mould us and develop our character, setting the scene for our future lives.

写“我的老师”这篇文章,给我带来的是一种独特的顿悟。在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崇尚爱默生的名言:“教育乃唤醒灵魂”。换言之,上课不只是教知识点,以便在考试时让学生因记忆正确而有好成绩。从一开始,教育当打磨和启迪学生的性格,为将来的人生奠定基础。

In my case, I was now forced to realise that for too long I had been prejudiced. Whereas I tended to place my university professors on a pedestal and wish to emulate them (not altogether unsurprising given the career path I have taken) I underestimated the influence of those teachers encountered earlier in life. Neither my primary nor my secondary school was as modern, architecturally splendid or as technologically-equipped as that in Gaoyu District. However, on reviewing anecdotes and memories from twenty or thirty years ago, I came to the realisation that a good teacher and a dedicated teacher is one who will move the souls of his or her students – a process not dependent upon material or financial resources.

     就个人而言,我现在才意识到很久以来自己是有偏见的。当我倾向于把自己的大学教授放在学术层面并作为楷模时(我现在的学术道路乃他们所赐这不足为奇),我却低估了早年生活中那些老师对我的影响。从建筑和设施上说,我的小学和中学都没有高邮的这所学校漂亮和先进。然而回想二三十年前的点点滴滴,我认识到一个好老师、一个有奉献精神的老师会唤醒学生的灵魂——这个过程不依赖于物质和金钱。

The invitation to visit Gaoyou (only my second time in the east of China) also proved revelatory. I knew little about Wang Zengqi, an author who in spite of having had several of his works translated into foreign languages is not as familiar to overseas readers as his contemporaries such as Eileen Chang or his some-time tutor Shen Congwen. Dipping into his essays and stories, we find plenty of gems which warrant been made available to literature lovers all over the world. As one who grew up among the lakes and canals of Gaoyou and knew all too well the double-yolked salted duck eggs, snowflake tofu soup and (of course) Yangzhou fried rice (a dish which bizarrely my 71-year-old mother in the English countryside regularly cooks a rather authentic version of despite never having been to China nor having taken an Asian cookery course) it should come as no shock that food features so prominently and evocatively in his prose.  

    应邀来高邮(这是我第二次到中国的东部)也证明了这一点。对汪曾祺我知之甚少,虽然他有几部作品被译成了外语,但和同时代的张爱玲以及和当过他老师的沈从文相比,外国读者对他不大熟悉。浸泡在他的散文和故事里,我们发现他的好多文字瑰宝值得全球的文学爱好者一读。在高邮的湖泊和运河边长大的他,太熟悉那儿的“双黄鸭蛋”、“雪花豆腐”和“扬州炒饭”的味道了。我七十一岁的母亲住在英国乡下,从未到过中国,也没有学过任何亚洲的烹饪,奇异的是她却能时不时的做出一盘真宗的“扬州炒饭”。怪不得在汪曾祺的散文里,美食无处不在,且让人产生共鸣。


 

《中华文学》2018年第5期

$
0
0

  《中华文学》2018年第5期出刊,本期栏目题词——著名剧作家陈彦老师;本期大家栏目——专访翻译家胡宗锋和罗宾·吉尔班克博士(Robin Gilbank):中英两位学者的文化情怀/魏锋/017和罗宾,胡宗锋教授专题……


          2018年第五期目录

大家

灞陵伤别——忆陈忠实/(英)罗宾·吉尔班克/文 胡宗锋//009

丝绸之路的起点/(英)罗宾·吉尔班克/文 胡宗锋//012

专访翻译家胡宗锋和罗宾·吉尔班克博士(Robin Gilbank):

中英两位学者的文化情怀/魏锋/017

 

我是作家

全国小小说高研班作家专辑

梁 爽 陈玉兰 马河静 鸿 鸣 李俊辉

咸丰收 王又锋 石朋庆 陈洪涛 叶生华

 

小说族

空枪/陈敏/038

占位/高云凤/044

最后的校场/易零冬/050

有人爱你/刘奇叶/066

 

汉诗

碎时光(组诗)/杨秀武/080

夜色(外一首)/郭红云/080

一只断翅的鸟在飞(组诗)/冷雪/081

生命与N对话(组诗)/天雪/082

路过生命的晚风(组诗)/雪谷/083

一个人的深山(外一首)/邹晓慧/084

你说的好日子似是而非/孙启放/085

在春天(外一首)/施云/085

亲密是浅浅的(组诗)/胡昕/086

每一种方式都浩浩荡荡(组诗)/白俊华/087

家书(组诗)/屈建兵/088

易碎的诗句,需要粘稠的夜晚(组诗)/铎木/088

 

访谈

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十三)

唐欣篇:诗歌也在大浪淘沙/姜红伟/092

 

美文志

柳陂散记/果核/098

与新纪元同步/兰善清/100

在地图上旅行/张凌云/103

刻在石头上的心事/刘环景/110

多少声音在夜色里沉沉怒吼/杜均/112

行走在皖南徽州/三逸狂客/115

鲤人/朱能毅/119

知音世所稀/李征宇/121

 

阅读与研究

举重若轻的底层小说——评何雨生中篇小说《午夜时分的化工厂》/黄玲/124

大泡沫时代里的扎实舞台剧——评晶莹水灵都市小说《南回北归》/刘义/127

用宽容和大爱抚平仇恨的创伤——评魏蕴晓长篇小说《幸福就在不远处》/曹世忠/129

桃花渡——中华文学签约作家专栏

曾灿颖 罗冬卿 陈典锋 张分行

李国徽 下弦月 星城祥云 杜波儿 吴文茹

方丰章 吴天敏 周耘芳 杜韦慰

 

太阳部落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诗歌作品集

韩浩强 庹银泽 林梓豪

蔡斯芊

 



 

《中华文学》2018年第5期图

宝鸡工合——让宝鸡走向世界《宝鸡工合记忆》首发暨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建设座谈会在宝鸡举办

$
0
0
                     

      今年是中国工合成立80周年。80年前的7月31日,以路易•艾黎、埃德加•斯诺夫妇等国际友人和卢广绵等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发起成立了工业合作社运动,简称“工合”。他们将失业工人、难民和伤兵组织起来,生产军需民用,支援前线抗战,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经济救亡运动。

                   

宝鸡是中国工合运动的发祥地,中国第一个工业合作社就诞生在宝鸡,工合西北区办事处也在宝鸡成立。宝鸡被誉为“工合城”。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工合城”宝鸡的辉煌历史,我市学者张占勤将多年来搜集的有关宝鸡工合的资料和自己的研究文章整理成册,取名为《宝鸡工合记忆》。该书日前已由西安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唐保玲、中国翻译协会前副主席安危分别为此书作序。
                    

    7月31日,由宝鸡市社科联主办,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和宝鸡市翻译协会承办的宝鸡工合——让宝鸡走向世界《宝鸡工合记忆》首发暨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建设座谈会在宝鸡举办。来自西北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市委党校和我市相关研究机构等60多位学者聚集宝鸡参加了首发式。
     座谈会上,凤县文物旅游局通报了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工合纪念馆情况。专家学者围绕“宝鸡工合让宝鸡走向世界”的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中国翻译协会前副主席、著名斯诺研究专家安危,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陕西省翻译协会主席、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主任胡宗锋教授,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英国博士罗宾•吉尔班克,西北大学教授、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袁西玲,宝鸡市“四城建设”国际化城市专家咨询组成员等参加了座谈会。专家学者们就成立工合研究机构、创办培黎国际职业学院、创作工合题材的文学作品等方面提出了思路和设想,并建议宝鸡要利用好中国工合纪念馆这个金字招牌,定期举办工合国际研讨会,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

 

中国工合国际研讨会在陕西凤县双石铺成功举办

$
0
0

         

85日是中国工合成立80周年纪念日。当天,由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和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工合运动国际研讨会在陕西省凤县双石铺举办。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国内北京、上海、西安、宝鸡近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学者中有8位外宾,其中3位是海伦·斯诺的亲属。




    研讨会前,与会学者参观了路易·艾黎、乔治·何克故居以及在建的凤县中国工合纪念馆。

 

研讨会由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翻译协会主席、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宗锋教授主持。研讨会上,中国翻译协会前副会长、斯诺研究专家安危先生和凤县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马红强先生致欢迎辞。海伦·斯诺的侄子艾瑞克·福斯特、海伦·斯诺的两位侄孙分别从不同角度回顾和阐述了海伦·斯诺在中国工合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美国盐湖城海伦·斯诺研究专家莉莱特·宙斯题为《工合概念和中国工合运动起源》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一致共鸣。

西北大学副教授高字民、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黄文清、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代表余葆坤、宝鸡有关学者霍彦儒、张占勤、沈宏军等人都做了发言。



    中国“3S”研究会前秘书长、斯诺研究专家刘力群先生提供了路易·艾黎《关于工合的几点说明》的原始材料,并做了重点发言。

 

发言活动结束时,安危先生、张占勤先生以及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娟和高敏娜老师分别向中国工合纪念馆赠送了《人民不会忘记》《宝鸡工合记忆》《工合运动在双石铺》和《架桥者》四本最近出版的书籍。



西北大学和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表示将加强与中国工合纪念馆的联系和指导,为纪念馆提供人才培训、对外交流、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支持。与会专家学者希望凤县把中国工合纪念馆打造成精品工程,并以中国工合纪念馆为阵地,讲好工合故事,弘扬工合精神。

            

            

 

 


 

第18届埃德加•斯诺国际研讨会

$
0
0



今年是美国作家和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正式发行80周年。近日,第18届埃德加·斯诺研讨会在斯诺的故乡——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举行。来自美中两国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官员在研讨会上就美中关系以及贸易等话题进行交流。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宗锋教授、陕西斯诺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袁西玲副教授和陕西翻译协会秘书长、我校教师高敏娜应邀出席本本次盛会并发言。胡宗锋教授还在堪萨斯市政厅做了即席演讲。中央电视台记者从美国地方政府官员和相关人士口中,听到的最普遍的声音是——期待中美关系保持双赢。



                                           开幕式上介绍中国嘉宾代表

 

与密苏里州相邻的堪萨斯州州长杰夫·科利尔表示,多年来,除了不断发展的贸易,堪萨斯州与中国在教育、文化方面都保持了双向的友好关系。对于当前中美之间存在的贸易问题,他希望能够找到解决方案,实现双赢



                                陕西斯诺研究中心代表与堪萨斯州州长杰夫·科利尔

 

堪萨斯州州长 杰夫·科利尔:我们想要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可能不容易,需要深思熟虑,需要双赢。和中国朋友的交流让我知道,他们想要的也是同样的。



                                                                  胡宗锋与密苏里大学副校长

 

  央视记者王威说,堪萨斯城和中国的西安以及延安是友好城市,多年以来和中国的良好关系给这里带来了友谊的同时也带来了商机。这几天我们和很多商界人士进行了交流,对于中美经贸关系,长远来看,他们还是比较乐观的。



                                 陕西斯诺研究中心代表团与堪萨斯市长合影

 

   美国堪萨斯城经济发展组织 国际事务部主任 纳贝理·加林多:我觉得企业会面对一些不确定性,一些公司做决定会放慢一点,但是我们当地(政府)会继续支持当地积极和中国交流,像今天的斯诺研讨会。在密苏里州,我不认为企业会停止和中国做生意。



                                    胡宗锋教授在堪萨斯市政厅讲话

纳贝理·加林多表示,她今年12月还会到中国继续招商,堪萨斯城仍然会重点欢迎中国的投资。而对于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这样一直致力于中美友好的组织来说,依然期待两国继续推进交流合作。

 

  美国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会长 南希·希尔:我们是两个强大的国家,在理念上以及其他方面有很多不同,我们会有不同的看法。重要的是如何(表达)不同,仍然合作,仍然一起促进共同的利益。



                                                           胡宗锋与美国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会长 南希·希尔



 

陕西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
0
0
       

        
       20181013日,陕西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陕西文化对外传播工程成果发布仪式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雁塔校区成功举行。陕西省文化厅厅长任宗哲、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薛保勤、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姚金川、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王军哲、副校长党争胜出席仪式,国内文化翻译领域著名学者、西安外国语大学文化译介团队等40余人参加仪式,仪式由党争胜副校长主持。 我院院长胡宗锋教授应邀出席仪式并被聘为该中心特聘顾问。   

    


  会上,王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致欢迎词。王校长表示,陕西地处西北腹地,孕育了浩如烟海的文化作品。学校将继续发挥自身多语优势,通过文化外译、影视译制等多种方式增强三秦文化在国际社会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竞争力,积极推动陕西地区优秀文化成果在海外传播,向世界展示三秦大地的山美、水美、人文之美,宣传陕西特色、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塑造三秦品格。


       任厅长在致辞中介绍了陕西省在扩大“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朋友圈”方面的重要举措,并表示愿与西安外国语大学携手,秉持丝路先行的理念,以语言为笔,描绘共通路;以文化为媒,敲开邻里门,共同助力陕西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黄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陕西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中心”的后续工作能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塑外宣业务、重整外宣流程、重构外宣格局”的新要求,从思路、布局、技巧、格局等方面跟上时代步伐,同时突出地方特色,为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薛主席从自身在海外工作学习的经历谈起,对中心提出了“殚精竭虑,筛选好作品”、“精益求精,翻译好作品”的殷望希望,希望中心用国际话语、世界眼光、中国立场讲好陕西故事。



     随本次成立仪式暨成果发布会一同举行的活动还包括“陕西文化传播与译介学者论坛”及“‘话说陕西’文化研究研讨会”,国内知名学者、中心特聘顾问许钧、谢天振、柴明颎、王宏印、黄留珠、胡宗锋等共叙新时代文化翻译的新理念、新特点,现场反响热烈。

    

 


 

西北大学116年校庆

$
0
0
                    

     在西北大学116年校庆上, 校友代表、“玉兰奖”获得者贾平凹发言说:“在我的心目中,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擀面擀的最好的人;我的母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学校!”‘’我最骄傲的是出生在商洛丹凤,毕业在西北大学‘’
                     
      
                    



 

 

“统万城建成1600周年暨古代朔方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
0
0

                

统万城作为我国古代匈奴族遗留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史、民族关系史、古代文化史以及经济政治、城市建筑、军事、地理变迁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一直受到中国北方、中亚与欧洲东部学术界的关注。1027日上午,由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共靖边县委、靖边县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靖边县文广局承办的“统万城建成1600周年暨古代朔方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靖边县开幕。日本学习院大学教授、统万城研究专家市来弘志,著名翻译家罗宾吉尔班克,新疆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民族史学家苗普生,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高云峰研究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高林广,内蒙古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草原文化研究学者米彦青,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杨铭,陕西师范大学西部环境研究院教授、统万城研究学者侯甬坚,陕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非遗专家丁科民,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都城研究专家王维坤,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陕北文化专家龙云等30多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同陕西省原副省长、著名作家白阿莹,榆林市政协副主席、榆阳区委书记苗丰,中共靖边县委书记刘维平同志,靖边县县长贺湘如,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杨颜,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浩,以及陕西省文物局、榆林市、靖边县文物管理部门的代表共80余人参加开幕式。我会主席胡宗锋教授和我会海外理事罗宾吉尔班克博士应邀出席大会并发言。

     



 

榆林市翻译协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
0
0



经榆林市民政局批准,榆林市翻译协会于20181030日在榆林学院召开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协会章程和领导机构名单。会议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理事会推选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及副秘书长,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薛笑丛当选为会长。

榆林学院副校长张晓、榆林学院纪委书记常少明、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译协主席、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宗锋教授、榆林市政府副秘书长张耀明、榆林市民政局局长温建刚、榆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张旭东、榆林市对外友协办主任任向华到会祝贺。成立大会上,薛笑丛会长阐述了成立协会的重要意义和对今后工作的打算。胡宗锋主席代表陕西省翻译协会对榆林市翻译协会的成立表示了热情洋溢的祝贺。张晓副校长对协会和会员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殷切希望。

榆林市翻译协会是榆林市翻译行业的学术性社会团体,是行业性、专业性、学术性的非营利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接受榆林市旅发委的业务指导、监督和管理。协会团结榆林市外语翻译和教育工作者,开展翻译学术活动、外语培训以及民间对外文化交流,繁荣全市翻译事业。协会将通过开展学术活动、对外交流、社会公益事业,逐步培养、组建一支有抱负、有毅力、外语能力强的队伍,可为社会提供英语、日语、法语、德语、韩语与汉语互译的口笔译服务。协会拟启动“榆林文艺走向世界”和“黄土文化走向世界”计划。协会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会员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争创一流。在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为“陕西文化走出去”、榆林的对外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Viewing all 2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